城市工业能耗解决方案
“十二五” 时期是实现我周产业结构 、资源消耗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,推进生产方式 、消费方式转型升级 ,加快节约发展 、低碳发展的关键时期。积极 响应国家节能降耗号召,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杠杆作用,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,有效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的进程。
随着工业化、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升级,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,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更加**,节能减排工作难度不断加大。“十二五”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:到2015年,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.869吨标准煤,比2010年的1.034吨标准煤下降16%,“十二五”期间,实现节约能源6.7亿吨标准煤。虽然节能减排面临巨大挑战,但也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。全民节能环保意识不断提高,产品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,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,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完善,这些都为“十二五”期间推进节能减排创造有利条件。
自 2009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财政部在全国钢铁、化工等行业推进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以来,全国各重点耗能企业建成了多个能源管控中心,通过先进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手段,各高耗能行业能源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精细化和规范化,并取得了一定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。但是目前建成的工业能耗监测管理系统也存在如下问题:(1)工业能耗监测管理系统作为独立的软件系统存在,关键功能在于展现能耗分类指标,未能与生产控制系统结合起来,难以实现能耗自动化、智能化监视及反向控制的目标。(2)工业能耗监测管理系统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智能水表、电能表、气表的数据。虽然对于重点设备的管理可以独立安装表计,但是常规管理还是单个或单类回路安装一台电能表,所以难以做到检测每个用能端的能耗状况,能耗细分的颗粒度相对较粗。(3)使用单机版软件,在独立厂区安装和使用不太*出现运行故障。但是,当按照规范要求在区县、省市、国家部委级别部署安装单机版软件时,非常*出现因数据量过大,软件运行和数据存储困难的问题。(4)前期能源管理平台分散部署,工业能耗大数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,后期该平台要求现场级、区县级、省市级和部委级分别部署服务器,无形中又增加了后台投入和维护成本,特别是现场级的维护和管理水平不满足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需求。
用电类:采集采暖、锅炉、空调、制冷、照明、办公、电梯、水泵、风机、通风机等耗电设备的用电信息。主要监测其用电量,对于大耗电设备监测其电流、电压及功率因数等信息。
配电类:采集6KV/10kv配电开关设备、变压器,状态信号、电压、电流、有功功率、无功功率、功率因数、电能质量、电能量等。
用水:自来水和蒸汽;采集具有485通讯功能的智能热量表、蒸汽流量计、水表等;
用气:煤气、天然气;采集具有485通讯功能燃气表;
环境参数:采集具有485通讯功能的温度/湿度计;采暖空调供回水温度;
推荐阅读: 485转LoRa 环网柜保护装置 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 工业能耗解决方案 故障录波仪表 智能疏散系统